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27个成员单位选派44名驻镇驻村队员,入驻巫溪县23个乡镇39个村,开展“集团式定点帮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友余淳珍,现任重庆市政府研究室机关纪委书记、二级巡视员,作为帮扶集团驻通城镇工作队副队长,与驻镇驻村队员一道投身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本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余淳珍院友,听她分享在通城镇帮扶时的工作感悟和心路历程,感受广大基层干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余淳珍给脱贫群众送温暖
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 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重庆市巫溪县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通城镇位于巫溪县东部,是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之一,也是连通渝、陕、鄂三地重要门户。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124人全部达标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出列。谈到巫溪,谈到通城,余淳珍首先讲到是一串数字,以及数字背后的故事。
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和工作,才能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2021年5月以来,余淳珍所在的驻镇工作队,认真落实市领导关于“驻镇工作队要立足通城、做好通城、服务全县”工作要求,主动把帮扶工作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推动“一县一策”落地落实;放在巫溪县绿色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对接,与全县工作紧密结合、同频共振;放在通城镇乡村振兴创标杆、作示范的发展目标中去实施,力求“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用实干、实效、实绩,助推通城镇朝着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镇里村了来了工作队”,基层干部群众对帮扶工作充满了新期待。这对驻镇工作队来说,是激励和鼓舞,更是责任和鞭策。帮扶工作的首要政治责任就是确保不能出现返贫,如何帮助老百姓持续增收,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那两年,面对因疫情、旱灾、灾情等不可抗力导致农民务工收入下降的问题,驻镇工作队以规划为牵引,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重点,以项目为支撑,围绕通城镇晚李、烤烟、高山蔬菜、中药材、生猪养殖“五大产业基地”提质增效,驻镇工作队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实施“补链、壮链、稳链、优链”产业倍增计划,助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户增收。2022年,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脱贫户人均年收入都同比增长11%以上,助推通城镇打造乡村宜居宜业宜旅、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三大示范。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扎根“有限”回应“无限”
驻镇帮扶两年时间,工作队走遍了通城镇101平方公里,把1.7万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时时记挂在心头。面对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以及无限的期待、责任和压力,驻镇工作队给队员们加油打气,“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背后有组织、有团队,团队背后还有战略资源,我们就是要发挥帮扶的力量,把资源组织起来、吸纳过来,并配置下去发挥作用。”
实地调研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如何把“有限”的帮扶转化为“无限”的能量,驻镇工作队用一步一个脚印作出了回答,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多做“打基础、建机制、利长远”的事情,努力把基层干部群众的“想法”,变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中,驻镇工作队围绕把市委市政府为重点帮扶县量身定做的“一县一策”转化为“规划 项目 资金 服务 能力”,把聚力“五个赋能”助推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依靠科技赋能对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市场赋能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金融赋能为产业发展引入活水,销售赋能探索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文化赋能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同时,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更多资金资源投向农业农村。这是驻镇工作队撰写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开题报告”。
宣传推介通城镇乡村振兴帮扶成效
两年来,帮扶集团协助巫溪县及通城镇引进市场主体26家,通过投入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4.27亿元,让产业活起来、老百姓富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市场主体带来的新理念新活力也激发了农民内生动力。通城镇龙池村“耕歌龙池”景区成功开园,当家门口变成了景区后,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来,在家门口摆起了小吃摊、开起了奶茶店、烧烤店、火锅店、汉服屋,既可以增加额外营收,又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村民们从“老板带着干,村民跟着看”,到“老板做出了新样子,村民跟着练摊子”,再到“村里成立新公司,村民自己当老板”,日子越过越红火。
涓涓细流 惠及民生 实践坚守人民情怀
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气势?如何让百姓扎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好处?余淳珍介绍说,“在帮扶工作的推进中,必须依靠党建引领,尊重当地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来到通城镇帮扶前,余淳珍曾在大学校园中教书育人,也曾在市政府研究室做政策研究,工作数十载,她深知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来到通城镇,驻镇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摸镇情、察村情、访民情,与干部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学习和依靠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智慧和方法,把帮扶工作落到泥土里,做到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从区域规划到项目资金,驻镇工作队不仅要向上争取,还要向下落实。他们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推进机制、“小微项目清单制”、消费帮扶“五三工作法”等工作机制,助推解决乡村振兴中项目实施难、民生项目筹资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难题,不仅让政策、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形成了涓涓细流、惠及民生。在一次走村入户中,村里的老党员对他们说,“我特别高兴你们来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一家一户解决脱贫问题,乡村振兴是搞共同富裕,让大家伙都有盼头和甜头”。
通过两年的帮扶工作,余淳珍认识到,要尊重规律、把握规律,统筹考虑长远目标与近期重点,把握好“急不得慢不得”的工作节奏,既要只争朝夕、担当作为,每年都有标志性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又要保持定力、善作善成,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让驻镇帮扶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价值的。
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创建市级儿童友好社区
通城镇的山水田野,勤劳善良的乡亲们,让余淳珍深深感动和热爱。在她写的散文诗《通城的眼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些,都是通城的眼睛。我们在看着他们,他们也在看着我们……”。今年6月份,余淳珍随着帮扶集团第一批队员期满轮换了,但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所做的点点滴滴,依然被父老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鼓舞激励着新一批帮扶队员们和基层干部群众们,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访谈丨王印琪 李晓
撰稿丨王印琪
编辑丨朱思窈
审核丨慕玲 任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