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2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隆重开幕,论坛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交流平台。300余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乡村振兴主题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以及从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基层行动者相聚论坛,共议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共商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16位社会科学领域从事有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研究的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分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亚华教授演讲
乡村振兴要实现有效治理,基本途径是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多治融合。通过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制度理论的对话,王亚华教授探讨了乡村治理特别是基层自治如何有效运行的问题。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的制度多样性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制度,这些制度安排存在的逻辑与多样化的当地环境相匹配,且会影响到制度的成败,因而人们需要增进对复杂和多样性制度的理解和保护,制度选择要因地制宜。自主治理运行的关键,是在集体选择机制中,受操作制度影响的大多数人都有权参与制定和修改规则。集体选择机制规定如何确定或更改操作规则,操作规则最终影响了人们的实际行为。
王亚华教授认为,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在制度层面应多落到集体规则上,而操作层面的规则应尽量留给基层供给。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基层治理面临规则供求、调适和执行的问题,导致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的力量融合。
通过总结多地近年来的基层治理改革案例和成功经验,王亚华教授认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关键,是激活基层的集体选择机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构,需要扩大基层选择空间,落实群众广泛参与,全面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多元监督体系,善用技术力量赋能。
论坛现场
(摘编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众号,id:cau-cohd)